春潮涌動萬象新,項目攻堅戰鼓鳴。2025年開年以來,中國中冶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奮進姿態,通過管理顆粒度細化、技術迭代升級、資源彈性配置和機制協同創新等有力有效舉措,全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不斷激發項目履約內生動力,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從開工奠基到竣工交付,從節點突破到全線貫通,中國中冶以全周期高效管理、全鏈條技術攻堅、全方位資源整合,迅速掀起項目建設熱潮,全力拼搶一季度“開門紅”,為企業再轉型再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開工大干,掀起建設熱潮
中國中冶將“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貫穿到項目建設全過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內部管理、推動技術創新,全力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一季度,中國中冶聚焦國家戰略區域與民生重點領域,集中開工一批標志性工程:中國五冶承建的金融島站周邊一體化開發項目以金融科技為核心,打造國際金融創意集聚區與金融創新示范區,實現京雄快線軌道交通等多線換乘樞紐等站乘一體化布局,成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載體;中國一冶承建的中央儲備糧丹東直屬庫有限公司倉儲項目土建施工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能力,對提升糧食儲備安全、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完善糧食流通體系、更好服務“三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中冶華天整體設計的振石集團東方特鋼有限公司綠色高端鎳鉻新材智造項目規劃100%使用綠電,建成行業內首個零碳鎳鉻材料智能制造工廠,助力“雙碳”目標,加速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發展;中冶長天總承包建設的華菱漣鋼燒結項目是漣鋼實現“綠色燒結”的重要工程,采用環冷機煙氣綜合利用技術、天然氣噴吹高效燒結技術、智能燒結技術、重力沉降技術等一系列行業領先技術,將助力華菱漣鋼燒結區域全面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要求,為華菱漣鋼實現綠色轉型發展作出貢獻;中國二十二冶承建的四川鑫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80萬噸年選礦廠提升改造項目作為川西高原首座高原綠色智能礦山,將采用國際先進的選礦技術和一流設備,建成后將實現年處理礦石量80萬噸,提升該礦技術裝備及自動化控制水平,助力礦山實現自動化和數字化管理。此外,中國二十冶龍口產業園安置房項目、中國一冶邯鄲立訊產業園項目、中國五冶濟南市鋼城區辛莊“全域智慧農業三產融合綜合體”一期項目、中冶天工蘇州東站集疏運系統及連接線工程一期三標段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啟動開工建設,全面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品質交付,彰顯中冶速度
中國中冶緊盯全年目標任務,通過強化項目策劃管理、優化施工計劃、提升履約效率等有力有效措施,全力確保項目高品質交付,高效兌現“交鑰匙”承諾。一季度,中國中冶以全周期品質管控體系鍛造精品工程,竣工驗收一批標志性項目:中冶建工承建的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順利通過竣工聯合驗收,該項目是重慶市重點工程,總床位數1200張,預計門診日接診量3600人次,項目旨在打造醫、護、患三者和諧的智慧、人文、生態醫院,投用后將服務周邊200萬市民,有力解決區域群眾看病難、就醫難問題;上海寶冶承建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新建T3B航站樓工程作為全球矚目的“最大單體衛星廳”,建成后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布局,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飛機起降5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的需求,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十九冶承建的寶安江碧環保科技創新產業園-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新建工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能源環保項目,是亞洲立體式工業廢水上樓處理水量最大、單棟建筑內水池及工業廢水處理種類全國最多、凈化水質為行業標準最高的工業廢水處理廠,建設規模和技術難度在行業內均具有代表性;中國二十冶取向硅鋼(二步)項目較原計劃提前45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已獲得上海市優質安裝工程、綠色安裝工程、省部級QC成果和BIM技術應用等多項榮譽。此外,五礦二十三冶重慶合川產業園產業基礎設施標準廠房項目、中冶天工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綜合管廊項目、中國十七冶馬鞍山鄭蒲港新區食品產業園綜合樓及污水處理站項目等相繼通過竣工驗收,涵蓋超高層綜合體、智慧城市基建、綠色產業園等多元業態,實現“以現場循環市場”。
筑基提速,攀登工程新高度
中國中冶加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深化戰略布局、加速創新發展,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五冶雄安國貿中心項目主體結構沖出正負零,該項目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商務中心為定位,旨在打造雄安新區都市之門、城市地標、京津冀城市新名片,建成后將成為雄安新區啟動區首個集優質商務辦公、商業、酒店、軌道交通航空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功能中心TOD項目,實現“站城人”的融合。上海寶冶參建的無錫奧體60000座體育場順利合攏,項目規劃有6萬座的體育場、1.8萬座的體育館、2000座的游泳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其中體育場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可承擔國內外甲級大型體育賽事。上海寶冶參建內容為該項目體育場勁性鋼結構和屋蓋鋼結構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驅動片區發展的新引擎,同時進一步帶動太湖新城南部片區的城市發展。中冶天工承建的臨港現代糧食物流產業園區糧食倉儲物流集散中心項目兩座鋼筒倉主體完工,項目建設20座1萬噸糧食鋼筒倉、5500平方米平房倉一座,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天津市在鞏固重要戰略方向和國家安全領域的關鍵糧食倉儲設施,助力天津港保稅區臨港糧油區成為國家現代糧食物流產業示范園區。此外,中國一冶黃石國乒基地乒乓球賽訓一體館混凝土結構過半、中國二冶霸州中電智谷項目8#廠房通過主體結構驗收、上海寶冶張江創新藥基地項目全面封頂、中國二十二冶時尚潮流港項目多個單體主體結構封頂、中冶京誠設計的國家能源集團神木40萬千瓦風電項目成功完成首批風機并網發電,彰顯中國中冶在“一核心兩主體五特色”業務領域的全產業鏈整合實力與技術創新動能。
聯通發展,激活區域動脈
中國中冶全面貫徹交通強國戰略,在熱點區域精準落子,通過強化市場布局激活區域經濟動脈,交通基建領域迎來貫通高潮。中國一冶承建的柳州過境高速公路(羅城經柳城至鹿寨段)項目控制性工程融江特大橋主墩(水中墩)承臺澆筑完成,至此,該特大橋水中承臺全部施工完成,全面轉入墩身施工工序。該項目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的聯絡線,也是柳州市“兩環四橫四縱多聯”高速公路網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連接區域、促進發展的重要交通動脈,為柳州、河池兩市三縣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十七冶承建的三門峽崤函大道項目青龍澗橋全線貫通。青龍澗橋作為連接市區與商務中心區的“咽喉”工程,其貫通標志著崤函大道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為崤函大道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三門峽市完善城市路網、加強區域溝通、改善交通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中國一冶承建的隨縣吳萬產業公路項目(天河口至項家灣段)路基全線貫通、中國五冶國道542線黃家灣隧道右洞提前148天完成貫通、中國二十冶承建的梅觀高速項目西十二段跨大和路大尺寸矩形頂管順利貫通、中冶建工承建五臺山立交至雙山隧道段改造項目陳庹路高架橋瀝青攤鋪完成,不僅展現了中國中冶橋梁、隧道、路面等全領域技術實力,更通過“交通+產業”融合模式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技術攻堅,鑄就行業標桿
中國中冶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托強大的科研勘察設計單位和國家級科技平臺,圍繞核心技術持續攻堅,展現出中國中冶在智能建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上海寶冶“城市近郊特大斷面山嶺隧道建造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優秀發明金獎,該項目創新提出大斷面隧道深埋段半部雙側壁導坑法開挖方法,創新應用了復雜巖層隧道中夾巖柱樁錨聯合支護體系,提出了臨近住宅區隧道洞口安全爆破施工方法,研發了隧道開挖面圍巖節理裂隙快速化識別方法,完成了隧道開挖面圍巖地質信息管理系統,經科技查新及成果鑒定,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一冶參與申報的“液化烴覆土儲罐本質安全型成套安全保障技術”項目成功獲批“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該項目針對液化烴覆土儲罐區燃爆風險不清、布局優化技術缺失等難題,開發耦合儲罐及附屬設施力學響應的定量風險評估方法,研發基于風險防控和空間特征尺度的布局優化技術,在3500立方米液化烴覆土儲罐建設項目開展示范應用,推動我國液化烴覆土儲罐本質安全技術水平提升。中冶京誠憑借助力太重軌道公司打造全球軌道交通行業首座“燈塔工廠”項目中的卓越技術能力和專業服務水平,贏得業主肯定,被授予“全球軌道交通行業首座燈塔工廠優秀供應商”榮譽。
從開工熱浪到竣工凱歌,從節點突破到全線貫通,中國中冶以項目建設為筆,在神州大地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展望未來,中國中冶將持續深化“項目為王”理念,以智慧建造、綠色建造、精益建造為路徑,持續打造精品工程、標桿工程、民生工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中冶智慧”與“中冶力量”。